|
||
发布时间:2010.05.24 新闻来源:中国互联网资产评估服务中心【官网】 | ||
今年年初以来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监管的风声越来越紧。2月25日,财政部曾召集各省区负责人参加有关地方融资平台监管座谈会,以征求对《国务院关于规范地方及其融资平台公司的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反馈意见。3个月过去正式文件仍未******。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对新浪财经表示,目前大的思路已经确定。一是现在已经形成的地方融资平台的企业债务,即使有政府作担保,如果出现由资金链断裂而产生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应按照先行《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宣布这种政府出面给企业法人作的担保无效。 二是既然现行的实际法律框架把公司的举债放在金融监管之下,那么应把公司法人的监管应纳入金融监管程序,金融监管机构承担对公司注册平台运营风险的监管。 谈到相关通知迟迟不予******的原因,这位人士表示正式文件虽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在今年3、4月下发,但并不意味着就此搁浅,目前各部门在交换意见以及征求地方政府意见。预计不久在找到各方可接受的方式后会正式推出。 关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规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中长期看,堵不如疏。他提出 “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的方法。 贾康对新浪财经进一步解释称,“治存量”重在对现有的贷款进行监控和调研,以确定其可能存在的债务违约风险; “开前门”指中央应允许地方政府举债,以使其能筹集资金进行地方建设;“关后门”是指国家应该加强对地方预算执行的监控,各级政府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进行财政操作;“修围墙”则是指配套的法律法规应该尽快地******,以完善相关领域的立法。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对当前形势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也表达了担忧。“地方政府的很多投融资平台负债率已经显著提高,有些甚至提高到300%,不少投融资平台存在资本金不实、抽逃资本金、管理混乱等问题。”巴曙松说。但他同时表示商业银行对于在这类平台中占70%以上数量的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一直持谨慎态度,过分夸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也不客观。 |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三年央票需求不减 流动性现结构性宽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