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1.11.03 新闻来源:新快报 | ||
在东莞市东城区光明社区,一片面积达1400亩农田被征收后19年里一直都处于闲置状态。 新快报记者日前接到村民报料后经采访,令一宗跨世纪的用地纠纷终于“浮出水面”:1992年附城区办事处(即如今的“东城区办事处”)在大多村民不知情下以2240万元征收了光明社区“九弄铺”土地1400亩,然而直到2010年,这1400亩土地不见建设一座厂房,去年却突然搞起了房地产项目。 当年征地每亩1.5万元 记者接到报料后来到光明社区,当地村民出示了一份《合同书》,记者看到,合同里甲乙双方分别为“附城区办事处”和“光明管理区”,也有双方党组负责人的签名和单位公章盖印,据合同约定:“附城区办事处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拟在光明、同沙、立新开发附城第九工业区,根据规划要求需要光明管理区九弄铺附近的一部分土地作工业区开发用地。” 记者从合同中了解到,附城区办事处征收光明社区“九弄铺”土地1400亩,每亩土地价格1.5万元,另每亩多补偿青苗款1000元,共计2240万元的征地补偿款。记者还了解到,附城区办事处与光明社区签订了征收土地合同书后,按合同约定在两年内付清了所有征地款。 以为建工厂村民很支持 据1992年曾在光明管理区村委会担任会计的邓林九表示,当时签订《合同书》的村支书陈实在事前并未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知和讨论,村民是在农田被围蔽后才知道要开发工业区的,尽管村民们农田被征,但当他们得悉要建厂房发展经济,大部分村民都表示支持。“当时以为是政府要开发工业区,建厂房,解决我们村民的就业问题,或许还能收点厂房租金,我们觉得这样不错,也算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支持,就没有反对。”村民朱先生说。 突然来了房地产施工队 19年来,光明社区的村民们,一天天看着自己的农田在围墙后闲置着,从未看见过上面建起一座厂房。 去年初,村民们突然看到农田上进驻一支房地产施工队,一直以为农田要建工业区的村民们大感疑惑:“难道政府将土地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建商品房了吗?”同年4月,拥有施工区域附近一些小块农田的村民陆续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工作人员接触,偷偷以每亩198万元的价格出卖土地,这种情况开始让其他村民感到不安。于是,光明社区的700余位村民们联名签了一份复耕请求表,但经过1年来对多个部门的上访,复耕的请求均被驳回。 跑了几个部门 全都没有回应 就一系列疑问,昨天新快报记者致电东城区办事处负责媒体宣传工作的党委委员陈先生,他表示将通过宣传部门带记者向国土、规划等职能部门了解详情。当天下午,当记者如约来到东城区办事处宣传办公室时,办公室一位姓王的主任向记者表示,可自行到国土分局的办事窗口以及规划管理所采访,无须通过宣传办公室,还表示“相关职能部门一定会接受媒体采访”。随后,记者来到东城区国土资源分局的办公窗口,在表明记者身份和采访来由后,一位姓欧的工作人员随即拒绝接受记者采访,称“按照相关规定不能接受媒体采访”。最后,记者又来到该区规划管理所,该所工作人员称“有事找领导”,同时又称“领导开会去了”,记者留下联系方式等候该所负责人回应。 至截稿时,对于闲置19年不开发以及农田上开发房地产是否完全合法等问题,东城区办事处宣传、国土、规划等部门仍未作出回应。 |
||
上一篇:银监会******多项措施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下一篇:今年中国缴纳联合国会费7490万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