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尚福林呼吁银行坚守风险管理底线
 
发布时间:2011.11.16 新闻来源:新浪网
 

在近日举行的2011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要求银行坚守风险管理底线,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严防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尚福林指示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关注岁末年初的资金运行特点,保持高压态势,严防各种案件风险抬头。

在流动性考核体系方面,尚福林要求银行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尚福林还要求加强对国际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同时,据有关媒体报道,尚福林敦促各家银行加快银信合作业务转表,确保在年内全部完成。

维持风险管控高压之余,业界则希望尚福林能在新监管标准实施尺度上展示出更多的灵活性。

银信业务转表年内全部完成

在诸多化解风险的措施之中,由于银信合作转表年底之前就要达标,尚福林的敦促可谓恰逢其时

20107月,为了治理乱象丛生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银监会曾发文要求商业银行应在2010年、2011年两年之内,将银信合作融资类业务资产转入表内,并按照150%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计提拨备。

20111月,旨在加速转表进程,银监会要求银行在2011年需按每季度不低于25%的降幅将表外资产转入表内,到年底前完成全部转入。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2011年初曾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末,银信合作融资类业务达1.07万亿,按此计算,2011年每季度全行业将转入规模为2500亿。

银信合作实质是银行通过信托理财产品的方式曲线为企业提供贷款,2010年上半年,在信贷额度紧张的情况下,银信合作产品规模一度达到2.08万亿。

业内人士指出,转表要求实质上是银行单列台账,将银信合作视同表内信贷资产,补充计提拨备和资本,而并非将表外资产计入表内,或者用表内资金购买表外资产,因此,转表不挤占信贷规模,只是对银行利润、资本充足率造成影响。

但实际转表的进程略有延滞,据相关媒体报道称,截至今年6月底,只完成约4000亿元,原因是部分银行出于保持较高利润的意图有意拖延。

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

如果说关于银信合作的敦促是出于达标压力,那么对于流动性管理的关注就更多基于当下现实。

从银行三季报来看,银行流动性趋紧问题愈发凸出。截至今年9月末,中行、交行、招商、民生和兴业五家银行的贷存比都超过75%的监管红线,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贷存比也都超过70%

一位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表示,银行的问题主要在于存款流失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多通过滚动发行存款类理财产品等方式弥补存款下降的缺口,银行通过设计理财产品的到期日,使得考核时表外资金可以入账,缓解考核压力。

但这种做法,即将受到很大制约,尚福林表示,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

今年上半年央行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1.5%,而中小银行也在19%以上,按照20%的平均水平计算,以78万亿元的存款余额,冻结的资金规模就在15万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所有银行都面临着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和挑战,整个市场资金偏紧,中国银行(4.870,-0.12,-2.40%)(微博)行长李礼辉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市场资金的运作带有短期性和趋利性的特点,所以波动比较大,这给流动性管理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今年,银监会还推出了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但之前并没有彻底实施,对此,尚福林要求银行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

业界希望未来放松资本监管尺度

在维持对风险高压态势的同时,业内则表达出了冀望新监管标准实施尺度放松的声音。

几周以来,市场一直在寻找尚福林与前任的不同,但不管是对于小微企业信贷的支持,还是对于风险的把控,尚福林都延续了刘明康的既定路线。

一位资深金融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换届之后,银监会可能会略微放松新资本监管协议实施力度,实施力度越强,对本国的银行束缚就越大,国际上其他国家都不想把银行管得太死

一位接近银监会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经济形势并没有因为领导人的换届而发生变化,监管的方向会大体延续之前的路径,政策方面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操作风格、监管尺度的不同还有待观察。

这种差别被认为最有可能出现在新监管标准实施尺度上,前述资深金融专家认为,新监管标准实施过严,而巴III协议在中国的适宜度也有待考量,谁管得自己严谁就打不开手脚,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2010年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新标准将于2012年实施,银监会为相关指标设定了过度期限,但银行业一直对新规尺度异议较大。

 
上一篇:卫生部:速冻食品检测标准没降低
下一篇:人社部回应外界质疑在华就业外国人纳入社保
 
查询
管理介绍
新闻动态
中国互联网资产评估协会 中国互联网资产评估服务中心 中国互联网资产评估查询中心 版权所有 京B2-201011673
Copyright © 2024 China Internet Assets Appraisal Inquiry Center
关闭
关闭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