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6.03.22 新闻来源:成都商报 | ||
在凉山州西昌市礼州古镇,93岁的老人胡崇绅做了一个“罕见”的决定——将面积约700平方米清代祖传老宅,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反正空着也没有使用,就捐给政府修缮保护吧,只为留住这段历史。” 对于无偿捐赠,胡崇绅只有一个要求,不能作为盈利为目的使用。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制订修缮保护的方案,承诺不作为盈利使用,准备将其建成红色文化展览馆或博物馆保护起来。 私家宅院 无偿给当地老人使用了30多年 胡崇绅的私家宅院,位于西昌市礼州镇益民南街25号,是修建于清代的四合院,占地1亩多,房屋建筑面积大约700平方米。昨日,成都商报记者看到,四合院的大门紧锁,门楣有些破损。这座房屋有三层,最上面一层是藏书阁,中间一层是厢房,底层是客厅,部分木质建筑上还刻着花纹,外形十分美观。 据胡崇绅介绍,现年93岁的他是一名退休教师,这座宅院是祖上传下来的,他已经是第九代户主。新中国成立后,他从礼州中心校调往西昌城区的财贸校(现为凉山民族师范学校)工作,几个子女也外出�作,一家人就没有再回老宅居住。之后,一直无偿提供给当地的供销社使用;上世纪90年代,房子退还回来后,他无偿提供给礼州镇老年协会,作为当地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场所。昨日,礼州镇老年协会会员谌贻福老人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虽然他们一家长期不在这里生活,但是我们一直都心存感激。” 直到去年,由于缺乏定期修葺、整修,房屋受损严重,这座老宅才被迫关闭。 无偿捐赠 前提是不能作为盈利场所“以前,我就一直想把它捐给礼州镇政府,可以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或公益事业场所。”2014年,礼州镇老年协会把老宅还给胡崇绅后,他找到礼州镇政府,“空在那里也是空着,交给政府修缮使用,还能发挥它的作用。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作为盈利性质的,产权归国家所有。” “这个房子,与红军颇有历史渊源。”胡崇绅拿出相关照片向记者介绍,1935年,红军长征过礼州时,*********特务曾伺机烧掉他的老宅子,被红军战士发现,幸免于火灾;1940年,老宅成为进步青年学生读书会所在地,中共西昌地下党领导人曾把这里作为指导工作的临时场所……这座老宅见证了历史,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愿意无偿捐赠出来。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如今,当地的一些古代民宅已经价值数百万元。也曾有人愿出高价买下胡崇绅的祖宅,但被他拒绝。据胡崇绅的长女、64岁的退休工人胡义说,家里的6个兄妹都很支持父亲的决定,“虽然我们都不富裕,但父亲的这种精神很令我们感动,远比金钱重要。” 胡崇绅表示,这座古宅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交给政府进行修缮保护,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留住这段历史。 |
||
上一篇: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 五大谣言点击均超2000万 下一篇:爱马仕被检出甲醛超标 上海检疫局将其销毁退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