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论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11-21来源:中国互联网资产评估查询

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存在着三大挑战。第一,传播媒介,从单一的平面媒体、纸质媒体扩展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脑和手机等多媒体,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第二,传播主体,从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扩大为专业与业余新闻摄影者两支力量,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对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提出了挑战。第三,传播形式,过去在平面媒体上风采独具的新闻图片,变成在新兴媒体上与流动的视频影像平分秋色,流动的影像对静态的图片提出了挑战。
  面对竞争与挑战,传统媒体必须提出自己正确的应对策略,寻找新的发展途径。要想拥有自己的市场地位,必须转变新闻收集和传播方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新媒体最弱处竞争。值得一提的是,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新闻摄影记者的发展。

  强化新闻摄影的新闻性

  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构成记者的整体素质基础,但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者,过分强调“摄影”角色,淡化了“记者”角色,惯性地“按线索供图”,依旧游离于新闻记者和摄影技师身份的边缘。而记者,其根基在于良好的新闻理论知识和新闻写作能力。传统纸质媒体在重大新闻采访中,一般都指派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同往,各司其职。但瞬息万变的全媒体时代,新闻随时都发生在我们周围,舆情千变万化,摄影记者必须增强新闻敏感性,应具备敏锐的“新闻眼”,对人类社会中的活动、动向,都要以新闻敏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去洞察、分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题材,传递指导性的新闻信息。
  另外,摄影记者还需拥有“双栖作战”的能力,既要能拍也要能写。出身于传统纸质媒体的摄影记者,往往写作方面是“短板”,因此,要想适应报业转型,摄影记者必须强化新媒体记者的角色意识,能写现场短新闻、消息甚至是通讯。宋代大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当下,摄影记者的功夫更是不全在摄影本身,掌握好现代摄影基础技术之外,更要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文字功底。只有具备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的新闻语言为图片“画龙点睛”,新媒体时代的摄影记者才会生机无限。

  强调新闻摄影的专业性

  面对报纸向深度拓展发展空间的转型需求,新闻摄影注定要强化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专业新闻摄影只有放弃普通、突出特长,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突破瓶颈,重获新生;专业记者只有做公民记者不能做、无法做的报道,才会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与机会——重要而紧迫的转型任务已悄然摆在新闻摄影工作者面前。
  在公民记者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时代,受众更需要了解重大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要求新闻媒体对新闻进行追踪报道、做深度解读。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要从简单拍摄走向研究,从知性走向理性,从调查型记者走向研究型记者。
  新闻工作关乎正确的舆论导向,关乎真实地反映人民的心声,关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新闻摄影工作者要自觉意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要有强烈的社会担当,铭记反映民生、维护公益、监测社会、见证历史的社会大责。
  新媒体突破了时空界限,传播迅速及时,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信息互动优势等,让纸质媒体望尘莫及。但静下心来思考对策,我们不难发现,视觉化趋势反倒可以成为纸媒摆脱困境的救命稻草之一。事实证明,目前,国内许多纸媒都纷纷以摄影专题为突破口,定期或不定期推出摄影专题版面,来吸引受众眼球。
  面对新媒体挑战,摄影记者要练就专题独立采编的业务素质,不但要完成前期的选题、拍摄、采访,而且还要很好地完成后期的图片编辑,具备图片编辑的业务素质,以“镜头语言”对组图进行再创造。
  我们地市报的摄影记者,更应该发挥“眼睛”的作用,拍摄专题摄影进行视觉深度报道,为报纸增色。地市报纸与基层最接近,所以摄影记者如能很好地融入基层和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镜头接地气,采撷鲜活的人物、动人的事例、真挚的情感等来拍摄制作专题,反而可以增强报纸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强健新闻摄影的多面性

  传统摄影记者只是记录,而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由“记录”转向“表达”,影像传播由静而动。作为专职的摄影记者,还要能胜任摄像和视频新闻的剪辑,特别在重大新闻事件中,要能很好地肩负起视频记者的职能,增强平面媒体的立体传播功能。其实,早在数年前,西方纸媒摄影记者就纷纷学习录制声音、拍摄视频的技术技巧。在互联网技术、数码摄影技术支持下,传统纸媒正在加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功能,纸媒摄影记者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观念、学习技术,制作出更符合受众视频化、移动化传播的新闻作品,成为后报业时代的生力军。
  
VR,中文名为“虚拟现实技术”,即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有效结合。这种技术可以让使用者进入一个非常奇妙的虚拟世界,但又觉得很真实、很立体,能够三维成像。这种技术基于具有“沉浸性”和“交互性”系统的计算机,它的基本要素是“遥在”。VR可以把“远处的”的场景“移动”到“眼前”,而且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干预场景。正是基于VR的这些特性,国内外诸多学者都把VR当作是“超媒体”技术的核心支撑来研究。它具有不可估量的传播“超能力”。因而,当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的Nonny de la Pena在她2010年发表的论文上首次提出“沉浸式新闻(ImmersiveJournalism)”(VR+新闻的源头)这一概念时,VR+新闻成为了新闻报道的一种新方式。它赋予了传统新闻更为有趣的“沉浸感”虚拟互动模式,这一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新闻在距离和空间上的局限,让受众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新闻。

VR技术的诞生,对传媒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查询
管理介绍
新闻动态

中国互联网资产评估协会 中国互联网资产评估服务中心 中国互联网资产评估查询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9601号-2
Copyright © 2010 China Internet Assets Appraisal Inquiry Center
关闭
关闭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